俄乌冲突的升级速度超出想象,若俄乌冲突再次升级到不可控的局面,会是核战争吗?关键时刻,中国发出警告,给所有人都提了个醒。
据外媒报道,俄罗斯很可能会再次发射“榛树”导弹对乌克兰境内目标实施打击,而听闻小道消息的美英法德等国家,纷纷安排外交官撤离乌本土。仓皇出逃的一幕,让人不得不想起一千多天前,俄乌冲突爆发前夕,美欧国家的外交人员也是拖家带口,争先恐后地跑出境的。很典型做贼心虚的心态,虽说两国交战,不杀来使,但外交使馆往往会成为“避难所”,届时局势失控,难免会有冲突。
如今大量外交官再次撤离,预示着局势的不可控,尤其是基辅的安全没法得到保障。在拜登政府给乌军放宽使用权限并成功对俄本土发起打击之后,全世界都将目光聚焦在俄军的反应,如果默不作声肯定会让北约进一步得寸进尺。于是俄军在冲突中首次使用“榛树”导弹击中预定目标,据了解该型导弹具备多战斗部、高突防、超远射程等特性,可攻击到欧洲任何一个地方。
这次的攻击并未携带核弹头,算是给北约以及乌克兰的警告,但对方似乎没被吓住,法国甚至公开表示自己援乌的武器也并未设置红线。因此,有消息说俄军会继续发射“榛树”导弹,至于下次会不会携带核战斗部就谁也说不准。即便只是战术核武器,例如中子弹一类的,也将被视为开启核战争,那也难怪西方外交官会连夜出逃。从这一风向,也能敏锐察觉到冲突的变化,中国大使馆也提醒在乌人员注意安全。
尽管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,但并不等于零,因为拜登似乎也在期待核战争的发生。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称,前美国海军情报官员表示,拜登可能会在特朗普上任前发动一场核战争。虽然这样的报道在真实性与立场上都值得推敲,但美俄一系列动作都让冲突在失控边缘徘徊。对此,中国早就发出过警告,7月22日时,中国外交部就发布《关于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倡议的工作文件》表明立场,其中明确八点原则,是全球各国的民心所向,是必然发展的历史趋势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22年是五大常任理事国领导人在安理会上发布该倡议,也是五个合法的拥核国家。今年这份,是中国一家独自强调的,这足以说明外部形势发生了鲜明变化,有人按耐不住,而有人也想静观其变。中国一再表示核战争爆发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,但关于俄乌冲突的所有当事方与利益相关方似乎置若罔闻。如今只能希望所有人心里要有数,也要做到管控风险,别在形势发展进入拐点之际,闹出节外生枝的乱子。
外交官拜登北约核战争榛树发布于:北京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